腸道菌群在宿主生理、發育和免疫中具有多種作用。雖然被上皮細胞限制在腸腔内,但微生物通過不明确的機制影響遠端系統。已經證實,腸道微生物群與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有關。這些影響被認為是由細菌來源的代謝産物或細胞壁成分(如短鍊脂肪酸、胞外多糖、肌苷、肽聚糖和吲哚-3-甲醛)激活抗腫瘤免疫反應而引發的。近年來,細胞外囊泡在種間交流中的作用逐漸被發現,但它們是否參與系統微生物與宿主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近日,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曹崇江/程抒劼團隊研究發現鼠李糖乳杆菌LGG來源的胞外囊泡(LGG-EV)能夠調節小鼠的腸道微生态、改善腫瘤組織免疫抑制微環境,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藥物聯用後可以提高腫瘤免疫治療的效果。相關研究成果以“Dietary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nhance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1 (anti-PD-1) immunotherapy efficacy 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為題在工學學科期刊《Food & Function》雜志發表(封面文章)。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碩士生陸順為本文的第一作者,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為本文的第一通訊單位。
本研究首先利用超濾結合超高速離心法獲取了LGG-EV,并且對高産LGG-EV的培養條件進行了優化。為了進一步确定LGG-EV的口服效果,通過體内體外驗證了LGG-EV在Ca2+環境下具有更好的消化道穩定性和腸道停留時間。機理方面,LGG-EV通過提高腸系膜淋巴結中CD8+ T/CD4+ T細胞的比例,以及提高腫瘤組織中MHC II+ DC細胞、CD4+ T細胞和CD8+ T細胞的比例來調節腸道免疫。此外,聯合治療小鼠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豐度均有所增加,與抗腫瘤作用相關的血清代謝物水平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例如尿苷、1D-手性肌醇以及維生素B2等的水平在聯合治療後均有所升高。該研究闡述了鼠李糖乳杆菌LGG來源的胞外囊泡對腫瘤免疫治療的協同作用,為将LGG-EV 作為後生元制劑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于癌症治療的産品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
原文鍊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FO/D3FO02018E
膳食鼠李糖乳杆菌胞外囊泡(LGG-EV)協同增強抗PD-1免疫療法的療效
(供稿單位: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食品營養與安全系,撰寫人:程抒劼)